欢迎来到恒昌!

联系电话:15680077190

警惕!致命毒气硫化氢

2025-11-07 阅读量 : 

近期,河南鹤壁化工企业气体中毒事故、山东潍坊玉米浆池清理事故等惨剧接连发生,夺走数十条生命。这些悲剧的幕后真凶,正是被称为“隐形杀手”的硫化氢——一种无色、剧毒、易积聚于有限空间的气体。它正潜伏在造纸、制革、制药等行业的生产环节中,威胁着从业者与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硫化氢威胁生命健康

 

 

行业生产链中的“毒源”密码

 

在造纸行业,制浆环节使用的硫化钠等硫化物与酸性废水反应,会在浆池、白水池中持续释放硫化氢。例如,河南鹤壁2025年事故中,硫酸外溢与化粪池污物发酵产生硫化氢,导致5死3伤。制革行业更堪称“重灾区”:硫化钠脱毛工艺中,硫化物遇酸瞬间产生高浓度硫化氢,辽宁盘锦2023年腌渍池事故即因未通风检测,4名工人吸入后死亡。制药行业亦难幸免——农药中间体试验中,反应釜失控泄漏的硫化氢曾致河南汝州企业1死1伤,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万元。

 

无声的致命陷阱:有限空间的“死亡呼吸”

 

硫化氢的恐怖在于其“低浓度麻痹、高浓度瞬杀”的特性。人体吸入10ppm即可嗅到臭鸡蛋味,但超100ppm时嗅觉迅速失效,引发流泪、头痛;700ppm以上5分钟内致死,1000ppm则秒杀。更危险的是,它在污水池、窨井、腌菜池等密闭空间中极易积聚——2024年山东潍坊玉米浆池事故中,两层覆膜夹层内的硫化氢因未通风逸散,导致7人死亡;青海格尔木2024年下水道泄漏事件,硫化氢通过管道侵入居民家中,致6死1伤。

 

血的教训:从“盲目施救”到“科学防护”

 

6年18起硫化氢中毒事故中,80%涉及有限空间作业违规。专家强调,防范需遵循“黄金九字诀”: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具体措施包括:

1.工艺革新:采用酶法脱毛替代硫化钠,减少制革行业硫化氢产生;

2.强制通风与检测:进入浆池、污水池前需机械通风30分钟以上,并用便携式检测仪确认氧气、硫化氢浓度达标;

3.个人防护装备:佩戴正压式呼吸器(SCBA)、系安全绳,外部设专人监护;

4.应急响应:发生泄漏时立即撤离,严禁无防护救援,配备硫化氢专用解毒剂。

5.全民警戒:危险从未远离硫化氢的威胁不仅限于工厂。生活中,清理化粪池、腌菜池、阴沟时,有机物发酵同样可能释放硫化氢。2024年8月16日13时39分,灯塔市紫云地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雇佣工人在灯塔市鸿亿淡水鱼养殖场清理酸菜腌制池过程中,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事故造成2名工人死亡,4名工人受伤

 

专家警示:任何封闭空间都需警惕“无声杀手”。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规程,公众则需提升风险意识——遇到异味时立即通风撤离,切勿盲目施救。硫化氢的“近在咫尺”,是对每个生命最严肃的警示。唯有科学防护、敬畏规则,才能让危险止步于悲剧之前。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