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恒昌!

联系电话:15680077190

污水硫化氢的脱除方法

2025-10-09 阅读量 : 

硫化氢(H₂S)作为一种剧毒、恶臭的还原性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炼制、化工生产、制革、制药等行业的废水中。其不仅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更会腐蚀设备、危害人体健康。据统计,全球每年因硫化氢泄漏导致的中毒事故超千例,其中污水处理环节占比高达30%。因此,科学高效的污水硫化氢脱除技术成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核心课题。


污水硫化氢的脱除方法 


一、物理法:以气液分离为核心的脱除路径

物理法通过改变硫化氢的物理状态实现气液分离,主要包括汽提法、真空脱气法及膜分离技术。

1、汽提法

汽提法利用硫化氢在高温下挥发性增强的特性,通过蒸汽或空气将硫化氢从污水中汽提出来。其核心在于通过加热降低硫化氢的溶解度,同时利用气液两相的密度差实现分离。根据操作压力不同,可分为常压汽提和加压汽提:常压汽提适用于低浓度废水,操作温度通常在100-120℃;加压汽提则通过提高系统压力(0.3-0.6MPa)抑制水的挥发,使硫化氢在更高温度(150-180℃)下脱除,适用于高浓度废水。该技术可同步回收硫化氢和氨气,但能耗较高,且需配套余热回收装置以降低运行成本。

2、真空脱气法

真空脱气法通过降低系统压力降低硫化氢溶解度,适用于低浓度含硫废水处理。其原理基于亨利定律:气体溶解度与系统压力成正比。在真空条件下(压力通常低于-0.07MPa),硫化氢的溶解度显著下降,从而从液相转移至气相。该方法无需添加化学药剂,但设备密封性要求极高,且对高浓度废水处理效率有限。为提升脱除率,常采用多级真空脱气塔,通过逐级降压实现硫化氢的深度分离。

3、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利用疏水性微孔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硫化氢与污水的分离。其核心在于膜材料对硫化氢的优先透过性:在酸性条件下,硫化氢以游离态存在,可通过膜孔扩散至吸收液侧;而水分子因膜的疏水性被截留。该技术硫富集倍数高,可实现硫化氢的定向回收,但膜材料成本较高,且易被硫化物污染。为延长膜使用寿命,需定期进行化学清洗或反冲洗。

 

二、化学法:氧化还原反应主导的深度净化

化学法通过氧化或沉淀反应将硫化氢氧化为无害物质,主要包括氧化法、沉淀法及吸收法。

1、氧化法

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将硫化氢氧化为硫单质或硫酸盐。根据氧化剂种类不同,可分为次氯酸钠氧化、芬顿氧化、臭氧氧化等:次氯酸钠氧化通过生成次氯酸根(ClO⁻)破坏硫化氢分子结构,反应迅速但可能产生氯代有机物;芬顿氧化利用羟基自由基(·OH)的强氧化性,实现硫化氢的无选择性降解,但需严格控制pH值(2-4)以避免铁离子沉淀;臭氧氧化则通过臭氧分子(O₃)的直接氧化作用,将硫化氢氧化为硫酸盐,但臭氧利用率低,运行成本较高。

2、沉淀法

沉淀法通过加入金属盐生成硫化物沉淀。常用沉淀剂包括硫酸亚铁、氯化铁、硫化钠等:硫酸亚铁在碱性条件下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亚铁(FeS)沉淀,但需控制pH值(8-10)以避免氢氧化铁胶体生成;氯化铁则通过水解产生的Fe³⁺与S²⁻结合生成硫化铁(Fe₂S₃),沉淀更彻底但可能引入氯离子;硫化钠沉淀法通过同离子效应促进硫化氢的释放,但需额外处理生成的硫化钠溶液。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产生大量含重金属污泥,需进一步处理。

3、吸收法

吸收法利用碱性溶液吸收硫化氢生成硫化物。常用吸收剂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等:氢氧化钠吸收效率高,但成本较高;碳酸钠则通过生成硫化钠和碳酸氢钠实现硫化氢的固定,但吸收容量有限;氨水吸收法可同步回收硫化氢和氨气,但需控制吸收液pH值(9-11)以避免氨气逸出。吸收液经氧化再生后可循环使用,但需严格控制氧化条件以避免过度氧化导致硫酸盐生成。

 

三、生物法:微生物代谢驱动的绿色脱除

生物法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和硫化物氧化菌(SOB)的协同作用,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盐或单质硫,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

1、好氧生物氧化

好氧生物氧化法通过曝气提供氧气,使SOB将硫化氢氧化为硫酸盐。其核心在于控制溶解氧(DO)浓度:DO过低会导致硫化氢积累,DO过高则可能抑制SOB活性。为提升处理效率,常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或生物滤池,通过填料富集微生物并延长气液接触时间。该方法需严格控制pH值(6-8)和温度(20-35℃),以维持微生物活性。

2、厌氧-好氧耦合工艺

厌氧-好氧耦合工艺先通过厌氧反应器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再利用好氧段氧化硫化氢。其优势在于通过厌氧段实现硫酸盐的预处理,降低好氧段负荷;同时,好氧段生成的硫酸盐可循环至厌氧段作为电子受体,形成物质循环。该工艺需严格控制氧化还原电位(ORP):厌氧段ORP应低于-100mV,好氧段ORP应高于100mV,以确保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当前,污水硫化氢脱除技术正朝着高效化、资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理法与化学法的耦合工艺(如汽提-氧化联合技术)可显著提升处理效率;生物法与膜技术的结合则实现了微生物的富集与产物分离。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实时监测硫化氢浓度、自动调节工艺参数的智能控制系统将成为主流。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