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气体净化领域,硫化氢(H₂S)的脱除是保障设备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和实现环保排放的关键环节。相较于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凭借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操作灵活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中小规模气体处理场景。其中,脱硫化氢剂的选择直接影响脱硫效率、运行成本及废渣处理难度。
一、氧化铁系脱硫剂:经典工艺的迭代升级
氧化铁系脱硫剂是干法脱硫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其核心成分包括氢氧化铁(Fe(OH)₃)、氧化铁(Fe₂O₃)及褐铁矿等。其脱硫原理基于化学反应:
2Fe(OH)₃ + 3H₂S → Fe₂S₃ + 6H₂O
生成的硫化铁(Fe₂S₃)在氧气存在下可再生为氢氧化铁,实现循环利用。
技术特点:
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可通过铁屑氧化或天然矿物加工制备;
适用性广:适用于低浓度硫化氢(<1%体积分数)的精脱硫;
再生局限:再生过程需严格控制湿度与氧气浓度,否则易导致脱硫剂粉化。
二、氧化锌系脱硫剂:高精度脱硫的首选
氧化锌(ZnO)脱硫剂以其高硫容和稳定性著称,尤其适用于对硫化氢含量要求极严的场景(如合成氨原料气净化)。其反应式为:
ZnO + H₂S → ZnS + H₂O
技术优势:
脱硫精度高:可深度脱除硫化氢至0.1ppm以下;
抗中毒性强:对有机硫(如硫醇、噻吩)亦有部分脱除能力;
再生困难:硫化后的ZnS需高温煅烧(>500℃)再生,能耗较高。
三、活性炭系脱硫剂:吸附与催化的双重功能
活性炭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催化作用脱除硫化氢,其孔隙结构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800m²/g),可高效捕获气体分子。部分活性炭经浸渍处理(如载铜、载铁)后,催化氧化能力显著提升:
2H₂S + O₂ → 2S + 2H₂O
技术亮点:
操作温度低:常温下即可实现高效脱硫;
副产物价值高:生成的硫磺可回收利用;
抗干扰性强:适用于含焦油、粉尘的复杂气体。
四、分子筛系脱硫剂:选择性吸附的突破
分子筛(如13X型、5A型)凭借规则的微孔结构(0.3-1nm),通过分子筛分效应选择性吸附硫化氢。其优势在于:
高选择性:对H₂S的吸附量是CO₂的5-10倍;
再生便捷:通过变温或变压脱附(TSA/PSA)实现循环使用;
耐水性强: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稳定性能。
五、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性能优化的新方向
为克服单一脱硫剂的局限性,研究者开发了铁-锌、锰-铜等复合氧化物脱硫剂。例如,Fe₂O₃-ZnO复合体系通过协同作用,同时提升硫容和再生效率:
铁基组分:提供初始脱硫活性;
锌基组分:抑制硫化铁的过度生成,延长脱硫剂寿命。
干法脱硫剂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气体成分、处理规模、成本预算及环保要求。氧化铁系与活性炭系因经济性突出,仍将是中小规模脱硫的主流;氧化锌系与分子筛系则在高精度、大规模场景中占据优势;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研发,为脱硫剂性能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